
股票之所以不能折價發行,主要是為了保護原有股東和債權人。當采用折價發行股票時,無疑能夠更輕松地將股票推銷出去,但國內實行的是同股同權的股權制度,即每份股份所代表的權利都一樣,而新晉股東用更廉價的成本進入,無疑會損害原有股東的利益。以上就是股票為什么不能折價發行相關內容。
股票折價發行簡介
正常時候,低價發行使債券的吸引力被提高了,可以通過擴大債券發行數量,加快發行速度的方式,在短期內幫助發行人籌集更多的資金。當然,還是受到發行人和機構的聲譽以及債券利率的影響。低價發行時,發行價低于面值,差額實際上增加了發行成本。如果不同時降低利率作為折價導致發行收入減少的補償,低價發行的效果和提高債券利率的效果是一樣的,必然會增加發行人的負擔。但是,盡管低價發行可以暫時吸引一些數量的投資者來認購股票,但是一般過低發行的股票價格也意味著該家公司經營不利,未來發展前景并不容樂觀,因此不僅會導致流通市場股價下跌,而且還會損害原股東的利益,發行公司未來的發展和經營也沒有好處,所以低價發行在吸引投資者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股票票面金額有什么意義
1、發行股票籌資時,等同于票面金額的資金納入公司的注冊資本;
2、股票票面金額總值即為公司的注冊資本總金額;
3、在公司注冊資本額明確的條件下,通過票面金額可以明確每一股份在公司資本中占的比例;
4、在面額發行股票時,票面金額即是發行價格,依據資本維持原則,股份有限公司在存續期內,需要保持與其資本總金額相當的資產。假如容許公司折價發行股票,那么公司實收股本總額便會小于其注冊資本,造成公司注冊資本不實,違背了資本維持原則。
本文主要寫的是股票為什么不能折價發行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