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取的依據不同:任何盈余公積的提取由企業自行決定,法定盈余公積的提取以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為依據;
2、計提用途不同:任何盈余公積的目的都是為了支付現金股利或利潤,法定盈余公積用來建設集體福利設施,以彌補損失,增加資本;
3、企業提取比例不同:任何盈余公積都是指公司根據公司章程或股東大會的決議,提取比例由公司自行決定,法定盈余公積是國家規定企業需要從稅后凈利潤中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提取比例為10%。
以上就是法定盈余公積和任意盈余公積區別相關內容。

什么是盈余公積
盈余公積指的是公司按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各種各樣積累資金盈余公積,可分為法定盈余公積和任意盈余公積。上市公司的法定盈余公積可以按照稅后利潤的10%提取。當法定盈余公積累計金額達到注冊資本的50%時,上市公司依照股東大會的決議不能提取任何盈余公積。
提取后的盈余公積有什么作用

1、彌補虧損:主要是彌補年度稅前稅后利潤;
2、增資:事實上,公司將盈余公積金分配給股東股息和股息,然后股東將注冊資本分配給股息和股息。當公司需要將盈余公積轉換為增資時,需要經股東大會決議批準。一般來說,增資后剩余公積金額不能低于注冊資本的25%;
3、股利分配:正常時候企業當年沒有利潤就難以分配股利。總而言之,盈余公積提取本質上是為擴大生產經營鋪平道路。
盈余公積屬于什么科目
盈余公積是業主權益的主體。根據不同用途,可分為法定盈余公積和任何盈余公積。《公司法》明文規定,法定盈余公積金按公司稅后利潤的10%提取,任何盈余公積金按公司章程或股東大會決議提取使用。本文主要寫的是法定盈余公積和任意盈余公積區別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